close


認識皮膚炎與濕疹


    顧名思義,皮膚炎就是「皮膚發炎」所造成的疾病。一般來說,皮膚炎可以根據發生的原因,區分為外因性皮膚炎與內因性皮膚炎:外因性皮膚炎乃是由於外來因素造 成刺激或過敏而導致發生的皮膚炎,像化妝品過敏、清潔劑刺激皮膚等都是屬於這一類;內因性皮膚炎則是指皮膚炎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病人本身內在的因素,例如過 敏性體質的人出現異位性皮膚炎、許多人都有的脂漏性皮膚炎。若依據皮膚炎發病的快慢與症狀,又可區分為急性、亞急性與慢性,急性皮膚炎常會出現又紅又癢、 有時會刺痛的病灶,病人會覺得皮膚在「出水」或「流湯流水」,有時甚至出現水疱;亞急性皮膚炎的表現則是粉紅色至紅色帶有輕微皮屑的皮疹;慢性皮膚炎常常 變得表皮增厚,好像長成厚繭一般,顏色往往比較不紅,但會有較多的皮屑。此外,所謂「濕疹」是指皮膚切片下表皮出現水腫的變化,基本上濕疹與皮膚炎是同義 詞,只是一般人常會無法接受慢性乾燥性如厚皮般的皮膚炎也叫「濕疹」。


 


二、嬰兒時期常見的皮膚炎


    嬰兒的皮膚障壁功能尚未完全發育完整,再加上特殊的環境因素與父母親的過度呵護――使用許多各式各樣的清潔用品,因此極容易產生一些皮膚炎的症狀。


1.      脂漏性皮膚炎:這是嬰兒時期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炎,好發於嬰兒的額頭、臉頰、耳朵、耳後、頭皮、胸部、腋下、甚至擴展至全身包括外陰部等處,其特徵是細微、帶 有黃色色澤、有點油油的皮屑。許多父母看到這些油油髒髒的皮屑,都會誤以為是皮膚受到感染或皮膚很髒而給予過度的清潔,反而使病情惡化。




2.      尿布疹:這是發生在包尿布處的濕疹,一般認為和嬰兒的尿便刺激與局部封閉潮濕的環境有關,預防之道在於勤換尿布、減少尿便的刺激、改善局部封閉潮濕的環境、 適度使用一些凡士林、氧化鋅藥膏隔離皮膚與嬰兒的尿便。一但發生較厲害的發炎反應,則要請專業的皮膚科醫師看診,因為此病與念珠菌感染極難區分,若未正確 診斷就貿然給藥,反而會使病情惡化。有許多家長會使用痱子粉來預防嬰兒尿布疹,基本上痱子粉的確具有保持乾爽的功能,但使用不慎易造成皮膚過度乾燥,可能 加重皮膚發炎,有時甚至會被嬰兒吸入肺中,因此並不特別推薦使用。




3.      嬰兒濕疹:這是泛指嬰兒時期一些不具典型特徵的皮膚炎症狀,因為嬰兒的皮膚保護功能尚未發育完成,以及一些環境因素所產生,其實相當常見。許多父母常會過度擔心小孩是否有過敏體質或是對所吃的食物過敏,其實這些症狀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與保養,都會隨著小孩逐漸長大而消失。




4.      異位性皮膚炎:嬰兒時期並非此病的高峰期,但不可否認的,的確有一些具有明顯家族病史的過敏兒在一歲之前就發病,然而由於大多數的小孩在嬰兒時期也可以出現 嬰兒濕疹,因此較保守一點的作法是:除非臨床表現很典型且符合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標準,否則不宜草率「宣判」一個小孩得了異位性皮膚炎。




其實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首重短暫塗抹類固醇藥膏如皮質醇(Cort. S)、克廷膚(Cutivate),同時減少環境中的刺激(避免使用酵素、肥皂、沐浴乳等產品,儘量用清水洗澡),若小朋友搔抓得很厲害,則可以適度地使 用一些口服抗組織胺以減輕搔癢的感覺。有許多家長會擔心這些皮膚炎是否是因為食物過敏所引起,站在皮膚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都會鼓勵父母盡量讓小孩多吃一些 有助於生長發育的食物,除非有很明顯的吃食物惡化病史,否則沒有必要做無謂的限制。


 


三、異位性皮膚炎


1. 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過 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三種疾病常常一起出現,因此患有這些疾病的人便是所謂帶有「異位性體質」或俗稱過敏體質的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體質 造成的疾病,病童會有長期身體搔癢的病史,同時身上也會有許多落屑的皮疹,這些皮疹往往在嬰幼兒期出現在臉上或身體的伸側,到了兒童期則會慢慢轉變成好發 於脖子、手彎、腳彎等屈側處的皮疹。這些小孩也常同時有皮膚乾燥、黑眼圈、耳朵下方龜裂、掌紋增加、毛囊角化、色素沉著等情形,若有上述慢性搔癢病史、典 型皮疹再加上有過敏體質家族史與上述其他特徵,很容易便可正確診斷。




2.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


異 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特殊的遺傳體質,並不是一種傳染病,由於皮膚乾燥發炎的關係,這些小孩的皮膚常會不斷的脫屑,往往會造成家長或同學們的誤會,擔心皮屑會 傳染此病,或是讓人誤以為這些小孩比較「髒」,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異位性皮膚炎病灶的發生有「三部曲」:發癢→搔抓→濕疹,皮膚一旦出現濕疹便會引起 更厲害的搔癢,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癢癢抓抓、抓抓癢癢、越抓越癢、越癢越抓」。




3. 異位性皮膚炎的惡化因素與預防保養之道


常見的惡化因子包括:皮膚乾燥、感染、太熱、汗水鬱積、情緒壓力大、接觸到環境中的刺激性物質與過敏原、對食物過敏。


(1) 皮膚乾燥


皮 膚乾燥會使表皮的障壁功能變差,容易受到外來物質的影響而加重原本的皮膚炎,此外皮膚科研究也發現,只要單純地剝掉幾層角質層就可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 導致皮膚炎的發生。因此皮膚科醫師會建議患者多擦保濕劑或潤滑劑,傳統上最好的潤滑劑是凡士林,因為它很油、不容易乾掉又幾乎不會引起過敏,然而缺點是相 當不透氣,擦完之後常會讓人感覺皮膚無法「呼吸」,有時還會引起阻塞性的毛囊發炎。此外,尿素(urea)也是皮 膚科醫師常用的潤滑劑,它具有含水劑(humectant)的保濕功能,又可以去角質、促進其它藥膏的吸收,實驗證明:在皮膚炎的病灶上塗抹尿素可有效改 善角質層的含水量,並使角質層的障壁功能迅速恢復。以往,皮膚科醫師較不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使用一般的乳液,因為其中常含有香精、防腐劑或殺菌劑,反 而容易造成過敏。隨著時代的進步,目前有許多專門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使用的潤滑劑,在國外都經過專業的皮膚科測試,也都證明有很好的療效。隨著人類對角質 層的組成與功能有了更多的瞭解,現代最新的潤滑劑往往可以模仿角質層的組成,提供更多具有滋潤效果的油脂、含水劑、維生素。


(2) 感染


異 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很容易受到感染,特別是葡萄球菌與疱疹病毒的感染,許多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表面有較多的葡萄球菌落數,且菌落數的增加 和皮膚炎的惡化有顯著的相關,也有許多研究證明:適度的使用一些抗菌物質搭配原有的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減低皮膚表面的葡萄球菌落數,使得異位性皮膚炎獲得 較佳的控制。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有大範圍的缺損,因此極易受到疱疹病毒的感染並造成擴散性的皮膚病變。許多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在感冒時病情 復發或惡化,所以感冒時要特別注意照顧皮膚、提早防範。此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也容易造成局部感染的副作用,諸如毛囊炎、黴菌感染都是常見的問題。


(3) 太熱、汗水鬱積


由於汗水鬱積與過熱的環境會使癢感加劇,造成更厲害的搔抓,進而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因此 夏天時宜穿較為吸汗的衣服,盡量在冷氣房裏唸書或工作,一但汗水增加造成癢感,就要適時的以清水沖澡以保持身體乾爽。適度的運動對於小孩的身心發育有很大 的幫助,應鼓勵小孩去做,只是要注意穿透氣吸汗的衣物,運動後要立刻以清水將汗液沖掉。


(4) 情緒壓力大


情緒上的變化常會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特別是考試的壓力、親子關係、同儕互動等等。許多異 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期末考前惡化,長期的皮膚搔癢、皮屑也會使學童們無法專心唸書,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這時請記得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應該鼓勵孩子一起來 面對這個問題,請醫師協助以更有效的治療方式來控制病情,否則小孩情緒壓力如果太大,反而易使病情一發不可收拾。許多父母常對治療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期待, 一味地要求孩子吃藥、擦藥,若治療效果不理想就責怪孩子不夠努力,如此也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往往事倍功半,有時反而造成反效果,使小孩對治療產生排 斥。另外,也要適度地和學校老師、同儕溝通,瞭解他們對孩子病情的看法,請他們一起鼓勵孩子治療。


(5) 環境中的刺激性物質與過敏原


異 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的障壁功能變差,容易受到外來物質的影響,環境中有許多的刺激物質如清潔劑、肥皂、毛衣、尼龍衣物與其他化學物質,也有一些過敏原如塵 螨、蟑螂、貓毛、狗毛、花粉等都有可能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惡化。那是不是每個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都要做「過敏原測試」呢﹖其實過敏原的測試對於診斷與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那麼重要,像台灣這樣溫暖潮濕的氣候與環境,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如果做「過敏原測試」,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發現對塵螨過敏指數偏高,然而其 實許多沒有症狀的人對塵螨過敏指數也偏高,再說要完全去除環境中的塵螨所要耗去的精力與金錢,不如拿來好好治療疾病本身。所以除非病人已經接受完整的治療 但仍成效不彰,或接受治療後病情穩定且家長願意配合以求更好的療效,或是病灶不是很典型、診斷無法確立,我們才會建議做「過敏原測試」。也有家長擔心游泳 池水中的消毒劑會對皮膚造成刺激而禁止小孩玩水或游泳,其實只要不要泡太久且事後以清水沖洗乾淨即可,若發現皮膚過於乾燥則可加擦一些保濕劑,請記得不要 為了嚴格執行皮膚保養工作而犧牲了小孩遊戲的樂趣,況且游泳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6) 食物


許多研究顯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在幼兒期較容易對食物或牛奶產生過敏反應,那是不是 這些小孩都要避免接觸這些過敏原呢﹖答案是未必如此,除非有很明顯的惡化情形,否則不一定要嚴格限制。事實上這些情形長大後會改善,而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最 重要的工作是適度的吃藥和擦藥,如能好好做到,九成以上的病情可獲得控制,一味地限制飲食,反而容易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增加病童的心理壓力、使家長精疲 力竭反而疏忽了更重要的治療措施。當然,如果家長們真的行有餘力,當然也可以使用減敏奶粉、少吃海鮮、少吃蛋白等飲食控制措施,只是千萬要注意小孩的營養 攝取均衡、避免影響孩子的情緒。


                                 

4.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


(1) 口服藥物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會出現病灶是因為皮膚癢去抓之故,因此治療上最重要的關鍵便是止癢, 不癢就不會去抓,不抓皮膚就不會發炎。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口服抗組織胺,尤其是現在新一代的口服抗組織胺比較不會有以往傳統口服抗組織胺的副作用:像 嗜睡、口乾、便秘、食慾增加、影響學習、心律不整、心悸等,同時除了止癢的效果外還有抗過敏、抑制白血球的過敏反應如趨化作用等效果,在歐洲許多先進國家 的兒童長期使用後發現可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卻沒有明顯的副作用。相反地像口服類固醇、環孢靈這一類的免疫抑制劑,一般是建議保留至最後不得以 才使用,以免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與身體健康。許多家長也會詢問是否可用中藥來改善體質,基本上有些中藥的確具有調理體質、改善免疫功能的效果,只是已有一 些研究證實: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中藥在服用後有極高比例的病患會出現肝功能異常的問題,因此筆者並不特別建議服用中藥;如要服用中藥,務必要找合格的中醫 師開立處方,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同時也要告知您的主治醫師以便讓他做完整的評估。


(2) 局部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的局部治療包括三大類:保濕劑或潤滑劑、局部止癢藥膏、局部免疫抑制劑。


前 文已經提到保濕劑或潤滑劑對異位性皮膚炎病患的重要性,特別是冬天時病患的皮膚常會很乾燥,極易發癢而導致病情惡化,因此洗完澡後趁皮膚中含水量還很高的 時候趕快塗抹合適的保濕劑,可以說是每位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冬日保養的基本功,如果時間許可的話一天至少要擦二次,效果會比較好。


擦局部止癢藥膏的目的在於加強口服藥物的止癢效果,特別是用來代替抓癢的動作,如此可避免惡性循環。常用的止癢藥膏包括強力施美、衛樂速、普膚等等。


局 部的免疫抑制劑最主要的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類固醇藥膏,許多家長一聽到類固醇就如同洪水猛獸一般,殊不知皮膚科醫師比絕大部分的人都還不喜歡類固醇藥膏 (因為我們最了解它的副作用),只是有些皮膚病非得要它才能治得好。其實只要您能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它,類固醇藥膏並不可怕。使用類固醇藥膏是一種精密的 技術,必須考慮到各種類固醇藥膏的強度、基劑的特性、病患的年齡與身體各部位的皮膚厚度;對於兒童皮膚炎的治療,一般多會使用較溫和的類固醇藥膏如克廷 膚、皮質醇、臨得隆等,至於更強效的類固醇藥膏則必須由皮膚科醫師判斷後視情況短暫使用。最近有更新的非類固醇性局部免疫抑制劑藥膏問世,對於異位性皮膚 炎的治療是一大福音。




5. 異位性皮膚炎的預後


許 多人會問:異位性皮膚炎會「根治」嗎﹖事實上,有些人的確會在青春期時痊癒,只是醫師無法保證哪一位病友可以「斷根」﹖我們的信念是:如果能把病情及早控 制得越輕微,將來就越有機會成為那些「根治」的幸運兒。所以現在好好治療的意義在於使孩子活得較快樂、較舒服,同時也提高將來長大後「脫離苦海」的機率; 父母親也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不要妄想短期內「根治」而去尋求許多不切實際的方法;相反地,父母親要心平氣和地體諒孩子的辛苦,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來 對抗這個疾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