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皮膚黴菌學 mycology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造成皮下黑色真菌症(subcutaneous phaeohyphomycosis)的黴菌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黑色真菌症(phaeohyphomycosis, pheohyphomycosis)是種罕見疾病,由數種黑色黴菌造成的機緣性(opportunistic)黴菌感染症,常接觸泥土的工作者與免疫力低下的人(如糖尿病、癌症、愛滋病患、使用免疫抑制劑、廣效性抗生素者),是受到感染的危險族群,可產生全身性或皮膚方面的疾病。在皮膚科方面,多以皮下黑色真菌症(subcutaneous phaeohyphomycosis)來表現,典型症狀為形成皮下發炎性囊腫(subcutaneous inflammatory cysts)。

造成皮下黑色真菌症(subcutaneous phaeohyphomycosis)的代表菌種如下(可能有某些菌種未收入此表):BEPA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黴菌學】鏈格孢菌(鏈格菌,Alternaria spp.)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鏈格孢菌屬(Alternaria spp.)為泛世界分布(cosmopolitan)的黴菌,存在於植物與土壤之中,在實驗室培養時,生長相當快速,可於5日內成熟。此菌通常只是腐生菌(saprobes),不會致病,但偶可造成甲癬(灰指甲)、潰瘍性皮膚感染、深部軟組織感染(皮下黑色真菌症,subcutaneous phaeohyphomycosis),亦可引起眼部感染、慢性鼻竇炎(chronic sinusitis)。

皮膚科醫師在鑑定黴菌時,常使用「玻片培養」(slide culture)的方式,在玻片培養下,鏈格孢菌Alternaria spp.呈現「串聯圓三角狀手榴彈」的形態,如下圖所示,這是因為此菌會形成大型的分生孢子(conidia),通常介於8-16 x 23-50 um),故有此特徵,仔細觀察Alternaria spp.的分生孢子(conidia),可發現其中具有 橫向與縱向的分隔(septae)。(此菌須與Curvularia spp.與Bipolaris spp.相比較,Curvularis spp.的玻片培養形態,呈現「並聯各自獨立的橢圓手榴彈」,而Bipolaris spp.,呈現「並聯圓形手榴彈」的形態)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黴菌學】波氏假性黴樣菌 (Pseudallescheria boydii = Allescheria boydii)、Scedosporium apiospermum (尖端賽多孢子菌)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Pseudallescheria boydii (波氏假性黴樣菌)是一種低致病性的腐生黴菌,可造成伺機性感染。此黴菌生長於土壤、腐敗的植物、堆肥之中,世界各地皆有分布。 Pseudallescheria boydii的舊名為 Allescheria boydii (波伊德氏黴桿真菌),又稱為Petriellidium boydii(波氏彼得菌),屬於有性狀態 (sexual state, teleomorph),可產生閉囊殼(cleistothecium);此黴菌的無性狀態 (asexual state)稱為Scedosporium apiospermum (尖端賽多孢子菌),具有分生孢子(conidia)。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菌腫(Eumycetoma)致病菌的分類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廣義的足菌腫(mycetoma),可分為真菌性足菌腫(eumycetic mycetoma, fungal mycetoma)與放射線菌足菌腫(actinomycetic mycetoma)兩類。一般所稱的足菌腫(eumycetoma),是指「真菌性足菌腫」,可利用硫磺顆粒(sulfur grains)的顏色,將它的致病菌分為兩大類:

 1. 深色顆粒(Dark grains): PMLE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皮膚科 皮膚黴菌學 玻片培養(Slide culture)跑檯重點整理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Part I: 十八銅人陣


一定要會認的黴菌,共十八隻黴菌,其它菌種請參閱Part II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黴菌學】頂孢黴菌 Acremonium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頂孢黴菌(枝頂孢黴菌,Acremonium spp.)」以前稱為「對頭孢黴 Cephalosporium spp.)」,最早由Corda於1839年提出論文報告。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黴菌學】真菌(fungus)的形態分類: 黴菌(霉菌,mold)與酵母菌(yeast)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一般的真菌(黴菌,fungus)可根據它們形成的菌落形態,區別為黴菌(霉菌,mold)與酵母菌(yeast)兩類。(英文中的fungus與mold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但中文則混稱為「黴菌」)

常見的皮膚真菌感染中,
造成體癬、股癬、香港腳的皮癬菌(dermatophytes),屬於mold;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黴菌學】入門參考書籍推薦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黴菌感染是皮膚科醫師時常面對的臨床疾病,對初入門的皮膚科住院醫師,或沒有接觸過黴菌學訓練的人而言,這些黴菌的種類與形態可說是千奇百怪,頗有不知如何下手學習之感。以下介紹兩本個人覺得不錯的入門書籍,供有需要者參考:
1. Identifying filamentous fungi : a clinical laboratory handbook
2. Medically Important Fungi: A Guide to Identification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分生孢子(conidia)進行皮癬菌(dermatophytes)的分類辨識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皮癬菌(dermatophytes)是造成大部分皮膚、指甲黴菌感染的病因,可分為三個屬:
Trichophyton, Microsporum, Epidermophyton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ucormycosis----口訣--MRA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Mucormycosis:
Infection by one of the three genera: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發螢光的皮癬菌-Mycology-fluorescence記憶法

Mycology-fluorescence記憶法 2006.03.29
edited by 台大醫院皮膚部  王修含 醫師

大部份的皮癬菌 (dermatophytes) 都無螢光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侵犯血管angioinvasion的黴菌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Aspergillus
Mucor
Fusarium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辨Rhizopus and Aspergillus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皆有branched hyphae
但Rhizopus--plump hyphae without septae
Aspergillus--Septate hyphae, 可為intravascular hyphae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引起黃癬Favus (tinea favosa)的黴菌

台大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主要菌種:
Trichophyton shoenleinii
特徵:dichotomic branching、terminal chlamydospores (terminal swelling)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