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醫師目前正在法國巴黎進行皮膚科學術研究)
反覆看了幾遍這篇文章,覺得真是心有戚戚焉!
在徵得朱醫師同意後,轉錄於下,供大家參考!
原文發表於
http://tw.myblog.yahoo.com/charles-paris/article?mid=2221&prev=2238&next=2218
********************************************************************************
資料收集與整理、分析、判斷的能力
by 皮膚科 朱家瑜 醫師
前二天大女兒拿著一本法文書來問我,
這是她的老師交代她們要做的功課,
內容是介紹一位日本中世紀的女作家Murasaki Shikibu,
她寫了一本書叫作Le Dit du Genji,
老大看了以後很好奇,
這到底是這樣的一本書?
裏面是在講怎樣的故事?
於是跟我借電腦上網查查看。
說真的,由於我都習慣看日文的漢字望文生義,
看到一堆日文音譯過來的法文,
實在要有點想像力才猜得出來到底原本日文寫起來是怎樣?
尤其是法文發音有時和英文天差地遠,
許多日文音譯是從英文直接抄過來的,
我參詳一番之後,
猜想這應該是紫式部所寫的<源氏物語>,
於是和大女兒一起查維基百科法文版的介紹…
※※※※※
二女兒的老師要求他們必須二人一組在班上做一個專題報告,
老二決定向大家介紹台灣,
於是她到處翻查我們家的書、雜誌有無任何介紹台灣的文字與圖片,
再試著用法文寫出來。
昨晚她把找了一整天的成果拿來給我看,
還寫了二頁的介紹…
※※※※※
最近正在修改一篇學生寫好、準備發表的醫學論文,
我一邊看著內容、一邊感慨:
其實許多學生欠缺的是整理分析文獻的能力。
這篇論文是想要探討某個知名藥物X造成皮膚副作用的機轉,
我們已知這個藥物是透過A機轉達到療效,
可是臨床經驗卻告訴我們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出現副作用,
卻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有療效;
過去的文獻都說,
這個藥物的副作用是因為A這個機制所造成,
但是我卻推測還有其他機轉B才是造成副作用的主因,
因為吃這個藥之後產生副作用與達到療效的比例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在過去三年多做了一系列實驗來證明我的推論,
這中間我也分別把這個想法告訴過三個不同的學生,
現在終於發現B機制才是皮膚副作用的主因,
打算寫成論文發表,
可是我卻發現學生寫的論文除了結果是自己的以外,
其他背景介紹與討論都只是把我說過的話改成英文寫出來而已,
幾乎沒有去查證與引用文獻!
繞來繞去都是我當初給他們看的那二篇研究論文。
我們都知道,
科學研究論文的寫作,
大多依循著四段結構,
就是背景簡介、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
其中背景簡介 (Introduction) 就是要介紹整個研究的背景知識,
還有點出目前未解決的問題 (通常就是要做本研究的原因),
再提到做本研究的目的。
我當學生時候是,
老師給我一個題目或問題,
我通常會很仔細的去收集所有和這個問題有關的文獻資料,
好好的看個幾週,
一邊思考老師的假設或推論有沒有問題?
別人已經做到哪裡?
再去找老師討論我的想法;
老師如果發現我有看了一些東西,
也許就會再丟一些問題讓我去思考,
透過這樣的過程,
我們很快就能找出目前最根本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就會開始設計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我一邊做實驗的同時,
我也會一邊看最新的研究報告,
看看最近有無新的觀念或發展可以證明或推翻原本的假設,
通常在一年之後,
我幾乎可以把與這個問題有關的所有新舊文獻都看完
(平均來講至少超過100篇以上的研究報告),
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
我常常已經超出原本老師的想法,
有時甚至是老師會反過來問我的意見。
可是我卻發現我的學生寫出來的研究背景介紹與討論,
幾乎就和我三、四年前說過的話一模一樣,
完全沒有去查證最近這三年來的進展!
至少就我的理解,
要回答我一開始的問題,
應該可以去查查:
1. 這個藥物X造成療效的機轉除了A之外有無新發現的機制?
2. 目前認為造成皮膚副作用的機制還是A嗎?
3. 除了皮膚之外,在人體其他器官,這個藥物X的作用也是透過A機制嗎?
4. 我們所發現的B機制在過去有無被報告過和藥物X有關?
5. 這個B機制在皮膚的作用為何?
6. 之前有無其他藥物造成皮膚副作用也是透過B機制?
7. 如果有,那這個藥物的副作用和X是否相似?
這些問題都能釐清,
才能寫出一個好的背景介紹與討論。
許多學者專家常在報章媒體大聲疾呼,
台灣的學生欠缺創造力!!!
但是我覺得其實更重要的是收集資料並且整理、分析、判斷的能力,
因為這是基本要求,
如果連這種不需創意的資料整理能力都沒有,
即使再有創意,
也無法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們總是要先站在巨人的肩上,
才能看得比別人更遠一些!
如果你連巨人的肩膀都爬不上去,
視力再好也沒用!
更何況有人連巨人都懶得去找!
只想自己原地跳高一些!
以為這樣就能看得比別人遠。
這幾年來同時從事臨床教學與基礎研究,
我發現台灣的學生普遍很愛知識,也很會吸收知識,
期待老師可以教導他們所有的知識,
但是很少自己去找尋知識、甚至去整理分析不同來源所得到的知識,
並且用批判性思考的角度去研究這些資料。
研究所很強調seminar,
但是現在的研究生即使是準備seminar的那個人也只是把paper念完,
把每張圖(結果)講完,
把那篇paper的討論念一遍就完事,
很少追根究柢去探索那篇研究的源起、影響、可以解決或沒有解決的問題、和別人抵觸的地方、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
因為這樣會很花時間,
至少得要再多看20-30篇研究報告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連自己準備的人都這樣,
更不要說在下面聽講的人會主動去「追殺」這些問題了!
也許,
在培養學生創造力之前,
要先教學生收集資料並且整理、分析、判斷的能力,
畢竟,
創造力有許多要靠先天的人格特質,
資料整理分析能力卻是可以後天訓練出來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