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門氏節點(Schmorl's node)

皮膚科  王修含 醫師

薛門氏節點(Schmorl's node)一個關於脊椎骨的病理與影像醫學名詞,最早由德國病理學家Christian G. Schmorl於1927年提出。它為一種脊椎骨「疝氣」(herniation)的異常表現,好發於人體中間與下方部位的脊椎骨(即胸椎與腰椎,thoracic & lumbar vertebrae)。由於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又稱為脊椎盤spinal disk)的軟骨(cartilage)壓迫鄰近的脊椎骨質部位(椎體,vertebral body),穿過椎體的終板(end-plate)後,向椎體內突起,形成袋狀構造,可藉由一般的X-光檢驗或核磁共振影像(MRI)、電腦斷層掃描(CT)等影像學檢查發現。

原始圖片轉載自http://www.eorthopod.com/images/ContentImages/spine/spine_thoracic/scheuermanns/thoracic_scheuermanns_anatomy02.jpg



Schmorl's node還頗
為常見,通常不會有疼痛之類的症狀,但少數病患仍會伴隨著疼痛感,它代表脊椎骨在經過一段歲月之後的磨損,可能與脊椎骨的創傷有關,也有人認為與椎體終板的先天性缺陷具關聯性,常見於老年人。

圖:此為核磁共振影像,病患為61歲女性,於腰椎第一節(L1)位置發現的薛門氏節點。


原始圖片轉載自http://www.ajronline.org/content/vol183/issue6/images/large/12_03_0346_01b.jpe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i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